近年来,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便利店忽如一夜春风来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遍地开花,百亿资本争相涌入这一便民市场。便利蜂、猩便利、全时等众多新兴连锁品牌一夜出现在大街小巷,连同一直存在的老牌日系便利店,竞相争锋。一时间便利店这个赛道开始变得拥挤。
为了占据市场,以全家为首的日系便利店同样激进扩张抢占市场,依靠加盟模式狂野奔跑。
然而,这种试图牺牲产品质量来换取市场占有率的野蛮生长模式导致了食品安全屡出问题,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上半年以来,卫生隐患、过期食品、质量下滑、服务双标等标签不断出现在对一众便利店的描述上,而极速膨胀的便利店市场正在迎来一波新的过剩危机。
拥有168家店的邻家便利店股东爆雷,一夜之间门店全部关门;全时便利店倒闭拆分卖身;131便利店资金链断裂,所有门店纷纷关张。
便利店之所以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究其原因,恰恰在于各大主体都未弄清楚便利店的“真理标准”。
一方面,在野蛮扩张下,便利店的发展背离了“便利”初心,企业偏离便利。
要知道,企业忽视了中国本土的特殊性。中国电商品牌本身已经足够强大,削弱了用户的便利预期,所有便利店所宣传的那些延伸服务在中国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剩下的老百姓走两步路就能在楼下的小杂货铺搞定。
而且,便利店本身只是一种补充形式,以早餐面包消费为例,中国人消费的面包量只是日本的三分之一,主要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各种早餐摊、快餐店等太多、太便利,提供的食物也太丰富,这点是便利店加热食品所替代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围绕着居民区、弄堂内已有的小型便利商业生态已经成熟,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便利超过一定的度,再面大量广扩张必然会遭遇“过剩出清”。
另一方面,无论便利服务是否由线下转到线上,其实都忽视了重要一点:便利店的“真理标准”已由单纯的便民服务转向复式解决就业。
中国传统便利店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主的个体化经营,解决一家人的生计,无论是政府拆违错杀,还是便利由线下转线上,首先冲击的便是这部分人的就业,考虑到就业以及人口老龄化、单身人口增长等爆发的便民化需求,也意味着便利店存在有其必然性。
未来关键是能否在便利发展与解决就业的服务半径内找寻到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对企业而言或聚焦于新的商业娱乐区、办公区等留白区域;对政府而言,在决策前多听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也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决议,更有利于从战略层面统筹便利店的发展。